快捷導航
                                      開啟左側

                                      彭凱平:拯救孩子的, 不是積極心理學, 而是……

                                      [復制鏈接]
                                      238 0


                                      現在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積極向上,而是一種更加溫和的自我治愈之道。


                                      比如當他們沒有被老師點到名,心里很難過時;當他們跟好朋友吵架了,不想去學校時,有什么方法能夠幫助他們,從挫敗受傷的感覺里走出來?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公眾號:“芒來小姐”(ID:ydsakyml)。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點擊預約,不錯過精彩分享

                                      《十三邀》第七季里,心理學教授彭凱平和許知遠對話中,透露了一則信息。


                                      他說:自己很擔心96年之后出生的孩子,因為他發現這一批孩子自殺率特別高。


                                      與日俱增的壓力、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給孩子們造成了很嚴重的負面影響。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說是50年前出生的孩子,能在戰爭炮火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如今出生的孩子,只因為媽媽說重了一句話就要尋死。


                                      這不是在指責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差,而是在說,現在孩子的生存環境已經和50年前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對外界的反饋更加敏感,遇到問題更容易內耗。


                                      彭凱平覺得,現在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積極向上,而是一種更加溫和的自我治愈之道。



                                      孩子擁有治愈自己的能力


                                      彭凱平在另一個采訪中,提到這樣一個觀點:

                                      “很多家長其實沒有真正關心孩子,只關心學校的標準是什么。但某種程度上,了解孩子的優勢和特長更重要。

                                      如果我們的孩子并不是一個考博士的材料,你卻希望他考,僅僅只因為大家都說好,那你其實就對不起孩子,而且會傷害孩子。如果孩子的特長是做技術工作,那么這個工作本身就有意義和價值。

                                      一定要讓孩子做擅長的事情,不要擔心他會被淘汰。一個人能夠把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做出來,他會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做出與眾不同的業績!

                                      相比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標準來發展,讓孩子順應天性和優勢發展自己,可以形成一種很強大的抗挫力,幫助他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如何判斷孩子的天性和優勢呢?


                                      心理學家巴普洛夫根據神經活動強度、平衡性及靈活性,總結出四種不同的先天氣質類型,分別是:


                                      • 興奮型:精力旺盛、反應快速、直爽熱情、情感起伏大,有時會沖動急躁、缺乏自制力和耐心,就像一把火一樣“一點就著”。


                                      • 活潑:活潑好動、情緒多變、適應力和社交力都比較強,但也比較粗枝大葉、注意力分散,給人感覺大大咧咧、沒心沒肺。


                                      • 安靜型:比較內向,穩重踏實、性格溫和、自控力和持久性比較強,缺點是比較遲鈍散漫、愛偷懶,整天都悠哉悠哉的。


                                      • 抑郁型:就像林黛玉一樣多愁善感,時常會讓大人覺得行動緩慢、性格怯懦、對外界的風吹草動太過敏感。


                                      其實,氣質類型沒有好壞之分,每種氣質類型都可以發展出強大的復原力和抗挫力。但孩子的氣質類型,有時會跟父母的氣質類型相沖突。


                                      比如,媽媽是抑郁型氣質,卻生了個活潑型寶寶。孩子想鬧騰的時候,媽媽想靜靜;孩子想要探索世界的時候,媽媽只想待在家里。


                                      這種情況下,孩子為了照顧媽媽的感受壓抑自己的性格,長期以往,內心就會受到傷害,變得虛弱,甚至形成創傷。


                                      比天賦更重要的,
                                      是發展“治愈系特質”

                                      如果父母引導得比較好,孩子內心受傷比較少,哪怕處在高度內耗、內卷的環境里,也可以很快治愈自己。

                                      人格心理學家Brian Little在《突破天性》中講了一件事:

                                      每次做完高強度的學術交流和演講之后,他會找到一個偏僻的廁所,待在那里,靜靜地思考生活和接下來的工作。他用這種方式恢復自己的能量。


                                      由于先天氣質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調整自我的方式,有些人喜歡安靜,而有些人喜歡從人群中獲取能量。這種順應自身喜好的調整方式,被Brian Little稱為小生境(restorative niches)。

                                      小生境,原本是指不同的生物棲息在不同的場所。比如魚類待在海里,鳥類飛在天上,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專屬生態系統。

                                      而在人類社會里,小生境還多了一層含義:能夠讓我們順應天性地發展和調整自己,可以放松地做自己的生活環境。

                                      意大利幼兒教育家洛利斯·馬拉古奇,提出過類似觀點:父母和老師中間,還存在著第三位老師,那就是環境。


                                      當然,這里說的小生境,不是讓孩子上躥下跳、全然放縱、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而是在孩子感受受傷、壓力時,允許他順應天性地調整自己。



                                      比如,同樣是心里不舒服了,興奮型的孩子會大量運動轉移注意力;活潑型的孩子會去做喜歡的事或者找朋友聊天;安靜型的孩子會讀書聽歌,或者向信得過的朋友傾訴;抑郁型的孩子會一個人待著,誰也不理。

                                      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釋放壓力、療愈自己,就是在創造屬于他們的小生境。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生境可以培養出孩子較高水平的情緒調節能力,這種調節能力有一個重要作用:在孩子遭受外界威脅、壓力、刺激時,形成一層保護膜,保護孩子盡可能少地遭受傷害。

                                      1979年,心理學家鮑查德等人做過一個實驗:通過對數十對雙胞胎進行全面的調查和測試,來研究環境到底對人起到多大作用。

                                      結果發現:并非是環境決定了人的特性,而是人出于自我保護的天性,在巧妙地利用環境、改變環境。

                                      比如,實驗中有一對已經成年的雙胞胎,分別由兩個家庭撫養長大,哥哥的情感更豐富,弟弟比較淡漠。

                                      研究者起初以為,這是因為哥哥所處的環境比較友善,父母比較慈愛。但調查發現,是哥哥一出生就表現出比較激烈的情感波動,父母為了配合孩子不得不表現得更溫和。

                                      原本氣質類型一樣的雙胞胎,哥哥的父母配合度比較高,可以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孩子感到壓力時,可以在符合自己氣質的小生境里宣泄。

                                      這樣一來,哥哥成長中就比較少受傷害,人格沒有太多壓抑的部分,氣質類型發展得比較自然;

                                      而弟弟的父母配合度比較低,人格被壓抑的部分比較多,積累的傷害超出了能夠療愈的范圍,就變成了創傷。

                                      創傷使得原本對情感很敏感的孩子,因為無法療愈自己變得冷漠麻木。

                                      鮑查德因此得出一個結論:不是環境決定人格,而是人格改變環境。


                                      教育學家塞利娜·阿爾法雷斯在《兒童自然法則》中,也提出過類似觀點:教育需要的不是創新制度,而是自然法則。

                                      成長環境符合氣質類型,孩子就會比較少受到傷害,人格發展相對更健全,自我療愈能力也會更強。

                                      治愈特質,
                                      需要親子雙方共同努力

                                      親子關系里,難免會有沖突時刻,對治愈能力比較高的孩子來說,這些沖突并不會對他們造成特別大的傷害。內心比較健康強大的孩子,還會反過來體貼父母。

                                      面對學業壓力、競爭壓力、生活等其他壓力,這類孩子也能比較積極地應對,妥善調節,不留創傷。

                                      內卷白熱化的當下,治愈系孩子因為具備這些優點,脫穎而出。

                                      就像前文說的,培養孩子的治愈能力,不需要父母時刻順著孩子,重點可以放在孩子的壓力時刻。

                                      Bornstein等學者指出,在孩子感到壓力時創造治愈性體驗,有解壓作用。

                                      關系中的治愈性體驗主要包括:平等,互惠,尊重,信任和情感鏈接。

                                      平等,是指如果孩子感到不滿,父母能和和氣氣地傾聽,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并不比父母低一等,也可以爭取屬于自己的東西。

                                      互惠,是指沖突之后做一些對彼此都好的事情,比如買兩個冰淇淋,母子倆一起吃,這能幫助孩子緩解剛才的緊張和壓力。

                                      尊重,是在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時,父母能關心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好奇他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看法,這可以幫助孩子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

                                      信任,是指父母情緒比較平穩,至少在沖突發生后,能夠比孩子更快平靜下來,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強大的,我不用反過來照顧他們。

                                      情感鏈接,是指父母主動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讓他理解自己在沖突之后也會累、疲憊,需要一個人待著或者做點喜歡的事。當然,這期間孩子也可以去做他喜歡的事。

                                      這可以幫助孩子和父母同頻:難受時一起難受,放松時一起方式,親子鏈接更緊密也更默契。

                                      培養孩子治愈能力的過程,也是父母探索自身氣質類型、符合天性的小生境的過程。教育互動,其實也是親子之間報團取暖、互相慰藉、互相療愈的互動。

                                      一個很有治愈力的孩子,往往也有一對善于與孩子互動的父母。相處方式對了,孩子慢慢會長出他應有的樣子,也會和父母一起,積極度過那些困難時刻。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藍橡樹」,搜索「blue_oak」即可關注,[閱讀原文]。

                                      廣州公益網由齊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于2014年創辦,齊志是獲民政部門認定的慈善組織,致力于鏈接資源為兒童提供多元化專業服務,改善鄉村孩子的閱讀條件和提升社區兒童心理健康水平。資助及公益合作熱線:020-83707079 微信號: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郵箱:admin@gzqz.or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關注

                                      217粉絲

                                      4716帖子

                                      會員達人更多+
                                      廣告位

                                      信息推薦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關注我們:齊志公益

                                      官方微信

                                      APP下載

                                      服務熱線:

                                      020-83707079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較場西路東關汛3號三樓

                                      投稿郵箱:admin@gzqz.org

                                      Copyright   ©2014-2022  廣州公益網    ( 粵ICP備14025298號 )

                                      粵ICP備14025298號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1949

                                                                          在线观看无H片,欧美人与动人ZOZO在线,精品VA卡卡1卡2卡3,久久久久Av免费无码久久
                                                                          欧美日韩电影| 精品产精亚洲一区二区三| 欧美成视频| 亚洲乱码卡一卡二卡新区仙踪木木| 麻豆精品传媒一二三区艾秋| 亲嘴揉胸口摸下面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观看片的app下载| 日本极品少妇XXXX69试|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四|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日本丰满熟妇videosseⅹ| 壮男gay tube野外xx| 国产剧情麻豆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app| 色欲AV浪潮AV天堂|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三级视频在线18播放线观看| 九九热这里只有| 三体真人版在线看完整免费| 国产乱弄免费视频| 日本hdxxxxx护士a级| 日本黄色视频A网站| 亚洲metcn人体metcn| 欧美性xxxx极品hd| 欧洲性开放老妇人| 亚洲免费网站| 人妻久久妖精污污污无码专区不卡| 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影院久久久久天堂|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无码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se综合| 欧美成人牲色生活片|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1| http://www.ilgergo.com.cn http://www.bladebuy.com.cn http://www.shengfamoy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