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情緒,首先需要給情緒命名。
出生后的第一個6年里,發展情緒比發展認知更重要。因為情緒會幫助兒童建立自己和自己的關系,幫助兒童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兒童也需要借此建立內在世界對外在世界的反應。
我們擁有兩個世界。
一個外在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們需要認識星星、月亮、太陽,需要認識樹木、海洋、江河、湖泊、森林和高山,需要認識桌子、電燈、汽車、房子,需要認識書、地圖、學校、圖書館。
我們還有一個內在的世界,情緒即是我們內在世界一部分。
我們需要認識高興、憤怒、恐懼、悲傷,需要認識嫉妒、惱火、難過、興奮,需要認識喜悅、愛、快樂和孤獨,需要認識感受、體驗和覺察。 當我們以物質世界的價值體系作為主要的價值觀時,我們就會被物化和工具化,就遠離了生命,也就等于遠離了幸福。當我們以內在世界的價值體系作為主要的價值觀時,愛、平等、正義、尊重、成長、創造,就成為了我們的價值標準。內在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同樣豐富,同樣需要孩子在漫長的成長歷程中認識并體驗。和兒童擁有認識外部世界的內驅力一樣,兒童同樣也有對內在生命世界認知的內驅力。情緒是我們內在世界的景觀之一,兒童自然擁有對情緒認知的內驅力。兒童認知情緒本身就是在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在0~6歲的階段,情緒認知是最重要的認知,它甚至比認知外在世界更為重要。因為這是早期兒童建構自己生命的一個重要途徑和首要任務。 然而,很多人因為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及個人經歷,對自己的情緒認知一直處于模糊的狀態,太多的情緒積壓導致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困擾。心理咨詢在面對來訪者的第一步,就是處理他們的負面情緒,在這個過程中,準確的幫助來訪者描述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是咨詢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幫助來訪者發展出情緒認知的能力,就跟幫助兒童認知情緒的過程一樣。先來了解一下怎樣幫助兒童認知情緒并使其情緒成長、成熟。首先,我們需要重視和關注孩子的情緒,以便使孩子發現、熟悉、發展自己的情緒世界,而不是一生滯留和壓抑在自己的情緒迷茫之中。準許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尤其準許孩子哭,不評判好壞。準許意味著給孩子空間與時間,讓他自然地過渡。比如準許他哭,意味著讓孩子把情緒流淌出去。這是生命最早期情緒流動的自然禮物。其次,我們需要為孩子的情緒命名,就如同告訴孩子:“這是眼睛!”“這是鼻子!”“這是嘴巴!”“這是書!”“這是地圖!”幫助孩子說出她內在正在發生的情緒:“你生氣了”、“你感到憤怒”、“你感到委屈”、“你感到傷心”、“你看上去很高興”、“你看上去很愉悅”、“你看上去很興奮”、“你看上去很快樂”、“你看上去有些悲傷”、“你看上去有點沮喪”、“你看上去有些孤獨”、“你很好奇”“、你在表達愛”、“你在關心別人”、“你在表達快樂” 。盡管我們能夠清晰知道的情緒范圍并不像了解外在世界那樣廣泛,有些復雜的和更深入的情緒我們依然不知,依然無法分辨。并且每個人的生命狀態也不盡相同,但我們需要將自己了解的情緒告訴兒童,同時努力增加自己的了解深度與廣度。因為對內在世界了解的越深、越廣,我們就會成長的越好,就會越接近成熟。我們需要肯定和認同孩子的情緒,使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并與自己的情緒為伴。幫助他發展出豐富而微妙的情感,幫助他過渡并上升到一個盡可能的靠近真實的生命世界。現在,你應該能夠認識到認識情緒對我們有多重要了吧?
以下來自薩提亞家庭研究院的500個描述情緒的詞匯,希望幫助你提升對情緒的感受力,讓情緒的能量流動起來。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別高興;暢快:舒暢、快樂。痛苦: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慘然:形容心里悲慘。心有余悸: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還是感到害怕。入神:對眼前的事物發生濃厚的興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妒忌、嫉妒、妒忌:對才能、地位、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壓抑:對情感、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發揮。自豪:因為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集體或個人具有優良品質或取得偉大成就而感到光榮。冤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加上不應該有的罪名;不值得,吃虧。心急火燎、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火燒一樣,形容非常著急。慚愧:因為自己有缺點或做錯了事、未能盡到責任而感到不舒暢。害羞: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恥笑心中不安,難為情。警惕:對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或錯誤傾向保持敏銳的感覺。感動: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引起同情或向慕。惋惜:對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變化表示同情、可惜。想念:對景仰的人、離別的人或環境不能忘懷,希望見到。向往:因熱愛、羨慕某種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達到。憋悶:由于心里有疑團不能解除或其他原因而感到不舒暢。如釋重負:像放下重擔一樣,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吐氣:發泄出積在胸中的委屈或怨恨而感到痛快。
- END -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心師之友」,搜索「xlzxszy」即可關注,[ 閱讀原文]。 |